關于心理健康的五個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和社會適應良好。
根據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中《2021~2022年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國民抑郁風險檢出率為10.6%,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
關注心理健康,這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誤區一:只有當你有心理健康問題時,你才需要照顧你的心理健康。
事實:每個人都可以采取積極的措施來促進和維持他們的健康心理。
誤區二:心理問題對青少年來說不是大問題。他們只是因荷爾蒙波動而情緒波動,并因渴望被關注而表現出來。
事實:青少年常有情緒波動,但這并不意味著青少年不會為他們的心理健康而苦苦掙扎。世界上14%的青少年經歷過心理健康問題,一半的心理健康狀況始于14歲。
誤區三:心理健康出現狀況一定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身體。
事實:許多方式包括:加強社交和情感技能,盡早尋求幫助和支持,發展支持性、愛心、溫暖的家庭關系,以及擁有積極的學校環境和健康的睡眠模式等都可以保護人們免受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
誤區四:精神健康狀況是軟弱的表現,如果這個人再強一些,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事實:心理健康狀況與虛弱或缺乏意志力無關,任何人都可能出現心理健康狀況,認識到心理健康幫助的必要性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誤區五:成績好、朋友多、生活富足的青少年不會有心理健康問題,因為他們不缺少物質和關心,所以不會抑郁。
事實: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由社會、心理和生物因素的復雜相互作用引起。無論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如何,或者他們的生活從表面上看有多好,都可能患抑郁癥。
來源:健康清江白